唐燕两国围绕这邺城对峙,其他势力也没闲着。

  西魏再次出兵北伐,沿着白河进攻新野,留守宛城的荆州刺史刘思恭率军支援,双方在新野以北的博望交战,各有折损,随后西魏退兵。

  徐州传来军报,右威卫和徐州军合计三万八千人夺回了被青州军袭取的琅琊,不过随后的追击之中失利,琅琊又被青州人夺了回去。

  大军退到东海修整。

  敌将杨侃率军埋伏与当道,杨邃率军诈败后退一个经典的诈败诱敌。

  但刘元庆有些莽了,不顾萧释之的劝阻,执意追击,结果就是损兵折将,唐军死伤千余人。

  所以苏家父子在给赵大去信说明自己的不得已之后,也是同时接受了刘玄机的招揽。

  刘玄机听了之后立即就明白了李元忠的意图。

  倒不是青州不重要,而是河北的战局更为紧要。

  杨氏兄弟虽然据守青州,拥兵数万人,但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实力来说,都不足以撼动现在的大唐。但河北要是让刘玄机全都拿去了,那就很危险了。上一个占据河北向南打天下的人,叫刘秀。

  首先并州的河东郡和上党郡目前在名义上是燕国的领地。

  若不是萧释之及时接应,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刘玄机抚掌笑道:“正是如此,要让唐军后面,不得安生,此外,还可以派兵袭扰兖州,邺城这边,短时间是打不成了。”

  这条战报,也让李元徽顺势把目光看向了并州。

  “齐王李元徽?哈哈哈哈.”

  李元忠拱手道:“属下自然不会怀疑刘公匡扶天下之志,只不过刘公既然跟李四郎交情深厚,那不妨利用这事,做做文章”

  刘玄机也当即表示,我知道你们父子都是忠义之人,那你们就率军镇守河东和上党,不比参与冀州战事。

  之前是让他们伺机而动,但现在看,有些人不能给太多自主权。

  当初赵翊派遣苏家父子进攻河东,苏家父子率万余乡勇攻下了河东,但还没等赵大反应过来,刘玄机就率军从幽州南下了。

  七月出,李元徽出洛阳,从河桥过河,率军一路前行,五日,至黎阳,与大军汇合。

  此外,河东地区也打的热闹。拓跋家兄弟,同室操戈。

  在河北目前双方在对峙的情况下,很难有什么动作,那么是否可以出兵从河内地区进兵河东呢?这是长于战略的李青莲在前往长安之前,给李元徽的建议。

  笑过之后,刘玄机正色道:“我与李四相交日久,如今他至河北,必然会坚壁不出,此人用兵沉稳,不喜弄险,想要诱他主动出战,除非有绝佳战机,我等不能在邺城下干耗着,必须要让唐军动起来”

  同时苏家父子表示,我们虽然愿意给刘将军效力,但我们跟赵将军共事,有恩义在,所以不忍兵戎相见。

  并迅速拿了常山、巨鹿等地,而苏家父子的老家襄国也被刘玄机占领,所以即便是赵大对苏家父子不错,但他们这支军队本身就是乡勇,现在老家在幽州人手里,刘玄机又是一通操作下来收买人心,严禁士卒劫掠,对百姓更是秋毫无犯。

  离间计。

  而这个战报也是最让李元徽意外的,拓跋浚北上代郡出动了五万步骑,气势很足,骑兵队伍据说连绵了几十里,看样子是打算要一举拿下代郡故地。

  这样可以威胁刘玄机的侧翼,还能够跟代国公慕容浚打通通道

  于是他就跟自己的幕僚和将领们商议了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谁知道拓跋浚还没赶到代北呢,兄弟拓跋天保就亲自率领三千骑兵突袭了拓跋浚的前部万人。

  为了掩护李思行等人进攻河东,李元徽还准备亲自率领大军前往河北,跟燕军对峙。

  以李思行为行军总管,朱德裕、常雁衡为副总管,李药师为行营长史,率三万兵马,沿着野王、轵关,沿着中条山和王屋山之间的道路进攻河东,同时上奏长安,请长安方面出兵,从蒲坂渡河,与主力夹击河东的苏氏父子。

  李元忠道:“我听说李源的三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其中李二用兵如神,未尝一败。李三郎智谋出众,而李四虽有功业,行事稳重,而才具、骁勇却不如其兄,这次李唐为了解邺城之围,出动大军二十万,却不是李二挂帅,而是李四郎,我以为此举必定是唐主李源忌惮李二,将军不如修书一封,送于李源处.”

  大帐之中,刘玄机听到探马的回报之后,朗声大笑。

  最终定下了趁着邺城还能坚守,并且拖住了大批燕军之际,攻取河东开辟第二战场。

  虽然占据了晋阳,但代北一带那可是拓跋家的世居之地,是祖地,是他一定要拿回来的,不然拓跋氏的族长就名不副实。

  邢鸾道:“大将军的意思可是要派兵走并州,出太行袭扰河内、洛阳?”

  刘玄机闻言皱了皱眉,“愿闻其详。”

  刘玄机点点头,“我起于微末,受李家恩义,李四郎与我,相交莫逆.不过,此私谊也。”

  全军大乱,战死数千人,还有数千人逃散投降。前军的一万骑几乎全军覆没。

  后来整个冀州除了魏郡全部失守,但苏家父子始终没有挪地方。

  而眼下李元徽却觉得,李青莲的建议,还真是可行。完全可以在此时派一支偏师进攻河东上党,夺取并州南部。

  琅琊郡失而复得,唐军战事不利士气低落,李元徽于是命令他们稳住目前的战线,就守住东海郡,不要给对方可乘之机,甚至非常直白的下了军令,“坚壁不出,勿得战”。

  刚刚赶到雁门的拓跋浚一看形势,心知这仗打不成了,士气和军心因为前军的迅速崩溃自然是无法再战的,非常无奈的选择了退兵。这也不知道该说拓跋浚太废了,还是拓跋天保太过勇猛。

  两人也算是交情深厚,共事的那几年之中,情同兄弟。后来还娶了对方的堂姐,却没想到如今确实沙场相逢了。

  另外,李元徽还派遣娄浚率五千人,从陕县渡河,过中条山直驱解良,策应主力,作为奇兵。

  长史李元忠道:“刘公既然与李四相交日久,那自然是情分非比寻常了?”

  等到李药师和常雁衡、尉迟恭三人回来之后,李常二人也是全力支持进攻河东的。

  写信给李源能干什么?支持李元徽当太子啊!还可以说若是立李四当太子,就归顺大唐

  总而言之,就是让李家兄弟几个乱起来。

  他就不信,有那个位置在那里摆着,李家还能团结一致,兄弟齐心。

  若真是如此,那他输了又何妨?

  (本章完)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最新章节,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