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元徽表示的很淡定,但对于其余人等冲击可是很大的。

  毕竟这段这大事一桩接一桩啊。

  先是喜欢折腾的圣人慕容英驾崩了。

  这边谥号庙号什么的,庙堂诸公还没议定好呢,梁王就造反了?

  这可是真是大孝子啊。

  梁王造反搞的声势很大,因为他后面还有突厥人的作为帮凶。

  去年年初突厥人在广武把先帝都围在那了,现在又介入了慕容家的皇位争夺,这让各地的都督刺史们,陷入了犹豫之中。

  那就是这个混水,要不要趟啊?

  本来这些地方实力派们在接到慕容超这个新君让他们去洛阳朝拜的命令,都没有立即动身。

  而是借口公务繁忙,推脱。

  眼下梁王又造反了,这让慕容超这个新君就更没什么威信可谈。

  各地刺史都督太守将军所想都是,先看看,在看看。

  看看慕容超和慕容盏兄弟能否快速决出个胜负。若是慕容超顶不住,那他们就恭迎新君好了。

  若是打的不可开交,势均力敌,那还是要帮助慕容超,毕竟是正统,且为人宽厚,又有大义的名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李元徽在接到勤王诏书之后,很犹豫。

  从立场上说,他跟慕容盏这带孝子是死仇,这狗比上了位肯定没李元徽的好。

  所以看起来去勤王是应该去。

  但他现在这些家底,全都拉过去也好像改变不了什么战场局势。

  反而是,若趁着这个机会,横渡大江,有很大的机会鲸吞江东。

  若成,就能坐拥江南半壁。

  但这么干,无疑是要面对很大的压力,首先大哥在洛阳,二哥和一众家人都在长安。

  他一起兵,这些家人的生死可就难料了。

  若没有二哥,这天下能不能拿下来?拿下来他李四能不能镇得住这一众骄兵悍将?

  说到底,就是一个问题,他李四能不能扛大梁打天下?

  想了几日,李四还是举棋不定,于是才召集一众幕僚。

  长史郭风和,参军李青莲、谢巽、张抚、曹策,校尉殷拱,鹰扬郎将陈瑱等人商议。

  大堂上,众人也是说法不一。

  李青莲主张要去,而且要倾巢而出,沿着颍河之上,然后停在颍川一带,伺机而动,他的意思没说明白,但李元徽听明白了,如果是两败俱伤的局面,他带兵去洛阳可能就摘到最大的果子。

  火中取栗,董卓就是这么干的。

  张抚和曹策建议差不多,可以命一将领领军北上,伺机而动,不用带太多兵力,去凑个热闹应付一下,算是交差。

  殷拱比较悲观,他的意见是扩军备战,以防突厥人南下。还提出要以寿春和钟离为根本,沿着淮河打造坞堡烽燧,构成江淮防线。基本上是觉得慕容超打不过有突厥人帮助的慕容盏。

  郭风和和陈瑱都没提意见,李元徽也明白,这两人并非是没有建议,而是觉得不应该“谋于众”。

  果然,散去之后。

  郭风和又再度请见,“将军。”

  “郭公有何可以教我?”

  “请问将军,有何志向?”

  两人对坐在议事正堂后面的书房之中,李元徽听着郭风和这个问题,突然想笑。

  “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想了想之后,李元徽决定打个机锋。

  “我虽不才,欲信大义于天下。”

  郭风和听完李元徽这句话,端着茶杯的手抖了一下,茶水直接把手烫红了,还洒在他的衣襟上,但他却浑然不觉。

  而是直目看着眼前的少年人,满脸的不可置信。

  “将军不是说笑?”

  李元徽却轻笑道:“郭公以为呢?”

  欲信大义于天下.郭风和当然知道这是蜀汉刘先主去隆中三顾茅庐时候,跟诸葛武侯说的话。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郭风和道:“将军若有此心,郭某以为,将军一定要率军勤王,昔年诸侯讨董,不思进取,只有魏武言‘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遂引兵向西,虽与荥阳败于徐荣之手,却得众望。如今梁王倒行逆施,认贼作父,引外贼预家事,天下人皆以为耻,某以为将军当效魏武,发兵颍阴,以伸大义。”

  李元徽闻言点了点头,然后道:“郭公的意思我懂了,不过此事还要等大军回转。从长计议。”

  郭风和也知道,出兵这种事不是小事,也没有在说什么,行礼之后转身退去。

  片刻之后,陈瑱求见。

  “敢问将军,可有匡扶天下之志?”

  坐在对面的陈瑱看起来比李元徽还有少年气,英姿勃勃。

  李元徽正色道:“我虽不才,欲信大义于天下。”

  还是这句词。

  毕竟这词是真的好用啊,诱导性极强。好像是说我有很远大的志向,但也没有给人留下口炳。

  什么王道霸业之类的。

  而陈瑱听后果然神情一振,然后道:“将军既有大志,我有三策以供将军参议。下策为稳固江淮,敛谷聚兵,以待天时。”

  “中策为北上颍阴,观洛阳之成败,伺机而动。”

  “上策为南下江东,收四郡,据有当东吴之地,而唐公在益州,必能与将军相互呼应,而无蜀吴之异心,何愁大业不成?”

  李元徽听完之后,还真是觉得他这上中下三策还是有点东西的。

  但这个问题他也不是没想过,问题就是打天下这个事,他能不能扛起来,就是因为纠结犹豫才找众人商议的。

  结果这帮人出谋划策完事之后,对于他的问题丝毫没有解决,反而更迷惑了。

  送走了陈瑱,李元徽回到后院居所,心烦意乱。于是让檀儿把那几个会吹拉弹唱的侍女都找来。

  奏乐。

  打算用音乐来陶冶一下心情。

  侧卧在榻上,听着眼前几个女子合奏的乐曲,嗯怎么说呢好像更烦了。

  于是大手一挥,又让这些弹琴奏曲的都下去了。

  随后把一旁站着的檀儿拉到榻上,直接抱着她翻了个身,将少女的娇躯揽入怀中。

  檀儿有些慌张,闭着眼睛心跳的砰砰的,很久之后没等到下一步动作才睁开眼睛。

  “你有心事?”

  “嗯。”

  李元徽半倚在软垫,仰着头似乎看天上的房梁。

  “你说,我能当皇帝嘛?”

  “啊?”

  檀儿听完当时就惊吓的要坐起来,又被李元徽按下了。

  “伱不是在说笑吧?四郎。”

  “不是,你说说,我如果当皇帝,怎么样。”

  如果这世上,还有谁的立场跟李元徽完全一样,只会替他考虑,没有别的羁绊,大概就是此刻他怀中揽着的少女了。

  除了她以外,跟他多年的护卫韩全,勉强能算。

  所以唯独对这两人,李元徽可以畅言无阻。

  除此二人之外,无论是父亲,还是兄长,妻子,好友,还有一众下属,这些人全部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

  内心深处最大的野望,他只有可能跟这两个人说。

  但韩全不是一个适合谈论这些的人。

  所以他选择跟檀儿说说。即便她可能给不了他正确的意见,但这些都不重要。

  他只是想跟人说说心里话。

  “我觉得,好像不太行。”檀儿想了想之后,很是一般正经的说道。

  “怎么说?”

  “我怎么懂这些,就是觉得你,好像不太行.”

  “哈哈哈哈哈。”

  李元徽闻言笑了起来,然后伸出手用力揉了揉檀儿的笑脸和头发。

  檀儿也不甘示弱,直接伸手去挠他的痒痒。

  两人在榻上疯做一团,半晌之后又都气喘吁吁的靠在一起躺下,从战果上看应该算是两败俱伤。

  答案李元徽想到了。

  最起码眼下,他没那个本事去挑大梁打天下。

  这事还是得大哥二哥来。

  老朱强不强?很强。能跟二哥刚一下那种强。

  老刘强不强?很强。能跟老朱刚一下那种强。

  但若是自己没点本事,完全靠这两位爷打天下,最后坐天下的是谁可就不一定了。

  有的选,最好姓李。

  (本章完)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最新章节,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