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69shuba,最快更新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李昭赵静茹小说大结局最新章节!

  “殿下。”吴貂寺凑到李昭的身边,小声询问道:“您是故意的?”

  “你看出来了?”

  吴貂寺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其实奴才也是刚才才发现的。”

  “怎么发现的?”

  “您让我四处散播消息,给所有人一种我们非常缺匠人的错觉,但奴才每日都留意过,我们的匠人的确缺,但也不是非要增加不可。”吴貂寺嘿嘿笑道:“而方才,您却故意接那薛公子的话,想必是有意为之。”

  “不错不错。”李昭拍着吴貂寺的肩膀道:“你的进步很大。”

  被主子夸赞,吴貂寺欣喜不已,像是吃了蜂蜜一样甜。

  “只是,奴才有一事不解。”

  “何事?”

  “奴才始终都想不通要这么多匠人作甚?让咱们的人去掌控这一门技艺难道不行吗?非得便宜外人?”

  这便是时代的局限性,哪怕吴貂寺身为皇子的贴身人员,所见所闻所感已经超越了当世百分之九十的,可他们骨子里面的观念已经根种。

  士农工商,不是一句玩笑。

  阶级观念刻入每个人的骨子中。

  匠人是比商人更加低贱的一个职业,就像是上不得台面的戏子一般。

  在吴貂寺的心里,这种人没啥地位,如果不是因为和这群人接触的多,他或许都会用鄙夷的眼光来看待。

  因此,吴貂寺觉得这些匠人其实不配享有现在的待遇。

  如果王爷需要,完全可以让自己人来学习这一门技艺,没有必要拐弯抹角的让别人来帮忙。

  李昭闻言,神情严肃的看着吴貂寺道:“你觉得匠人低贱,无用?”

  “是!”吴貂寺承认。

  “那本王问你,盖房子需要的是谁?”

  “木匠、瓦匠……”

  “打谷机需要谁?”

  “木匠、铁匠!”

  “风车需要谁?”

  “木匠!”

  “木料砍伐需要谁?”

  “木工!”

  “石料呢?”

  “石匠!”

  “竹具呢?”

  “竹匠!”

  “那你觉得他们真的没用吗?”李昭看着吴貂寺。

  吴貂寺呆滞了,他才发现好像生活都离不开他们。

  “大到房子、车子,小到你吃饭的筷子、簸箕、筛子、刷子,都是他们做的,为何你们会觉得他们无用?”

  吴貂寺哑口无言。

  “没有他们,打谷机能出来吗?没有他们,一块块厚重的青石板能被打磨出来吗?没有他们,连吃饭的家伙什都凑不齐,你们能搞出来吗?”

  李昭的夺命追问,让吴貂寺不知道怎么辩驳。

  “匠人从来都不是个低贱的行业,你给我记住,他们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障,有了他们,我们才有未来,懂吗?”

  吴貂寺身躯一震,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多浅薄,有多蠢。

  “如果本王要改变这个世界,他们缺一不可。”李昭神情严肃且认真:“本王的王府要靠他们,土地改革也要靠他们,将来修建水库、堤坝、河道、桥梁、路基,都需要他们的参与。”

  “和他们相比,世家屁都不是!”

  “你懂了吗?”

  “奴才该死。”吴貂寺跪下。

  “不要说这种话,你是我身边的人,从下看着我长大,我希望你能够明白和理解我所要做的事情,如果你不认同不理解,就办不好我所交代的事情。”

  李昭语重心长道:“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希望你们都能重视他们,给予他们最好的待遇,我们能不能改变世界,就靠他们和老百姓了。”

  吴貂寺、李崇等人都静静的听着,或许他们还不懂,但都已经默默的记在了心里。

  李昭很清楚,如果自己身边的人都不理解自己,做事带着与自己相反的心态,就算现在不出乱子,以后也一定会出乱子。

  回到了幽王府营地,李昭立即召集所有人员开会。

  当李昭站在所有人面前时,吴貂寺这才开始观察这群人,他发现,这群人看向李昭的眼神带着敬畏,敬佩以及一丝热情。

  这种眼神在别的地方,别的老百姓眼里是没有的。

  他们的脸上都挂着一种笑,那种笑很温暖。

  “今日临时召集诸位开会,也是有事情要宣布。”

  “从今日开始,人员将会有一些调动,幽王府的建造继续,但得分出来一部分的人手,因为我们马上要投入到第二季稻谷的耕种之中去了。”

  哗!

  老百姓为之哗然。

  稻谷还可以种第二季吗?

  不管现在在李昭这里担任什么身份的人,说到底最终的身份都是农民。

  如果不是因为在李昭的这里做工,那此刻就应该在家里种田。

  先以种田为主,辅以做工。

  因此,在听到李昭的话后,大家都忍不住露出了惊讶之色。

  虽然李昭发明的这些工具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家缩减了时间。

  可如今已经是八月,如果再耕地,养田,施肥、育种、播种是来不及的。

  他们想不到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种第二季稻谷?

  在无数双疑惑的目光注视下,李昭脸上却挂着浅浅的笑意,道:“诸位,你们还记得,我要你们割稻谷之前的要求吗?”

  他们当然记得。

  以往大家割稻谷,可都是只将稻穗留下刚好一手能够握住的长短,其余的全部割掉。

  可今年幽王这个门外汉却偏偏要大家至少留下一半以上的稻穗,导致今年的稻草看起来都格外短。

  田间剩下的稻穗杆长的显得格外突出。

  怎么看怎么别扭,怎么看怎么不正常。

  “当然记得!”众人齐声应答。

  李昭道:“这就是我们的第二季稻谷。”

  “什么?”

  “不用将这些田重新耕出来吗?”

  “咱们都还没有育种呢,怎么可能还有稻谷?”

  大家都很惊讶,也对李昭的做法表示不理解。

  李昭笑着解释道:“大家听我的准没错,接下来,咱们田间的稻穗都不要挖,也不要动。”

  “之前大家怎么种稻谷的,现在就怎么种,田间除草、施肥,都要做。”

  李昭现在要做的就是再生稻。

  如果重新将田间耕作,再像春季那样一步步进行,肯定是来不及的。

  如今的太阳依旧毒辣,能够给与足够多的光照作用,植物生长也够快。

  但这个时代的稻谷生长周期真的太长了,局限性颇多。

  因此,李昭只能兵行险着。

  当然,李昭还是有把握的。

  因为他记得,在蓝星那边,1700多年前的古代就已经有了再生稻。

  这是长久以来试验得出来的结果,可行性非常高。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