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 第478章 夜战中

小说:扼元 作者:蟹的心 更新时间:2023-08-29 09:30:12 源网站:xbiquges.com
  “我当然觉得。不止我觉得,北面赵决等人也先后有密信报来,陈说其中的古怪。”

  郭宁返身落座,继续道:“我这一晚上,都在盘算。想到的东西着实叫人时喜时忧啊。”

  “哦?那陛下且听我说说,看看我之喜忧,是否与陛下的喜忧相合。”

  “晋卿,请讲。”郭宁拿了个大瓷碗,替耶律楚材倒一碗茶水。

  耶律楚材是契丹皇族后裔,其家族在金国也是高门,如今更身为大朝首相,日常的生活享受方面,未能免俗,是很有点水平的。像郭宁这样大碗粗茶的作派,比耶律楚材家里的门房都不如。

  但他丝毫都不在意,拿起瓷碗咕咚咚地喝了好几口。

  “我军在北疆的布置,是以堡垒为锁,道路为链,猛将劲兵大胆出击扫荡,与女真人那种层层设防、层层纸糊的体系大不相同。蒙古军如果南下,一旦受阻于从恒代到幽燕的连绵关隘,他们就会陷入到二百二十余座坚固屯堡构成的天罗地网里。”

  他把碗往桌上轻轻一顿:

  “蒙古军就算大军聚合也难以拔除连绵铁锁,而若分散就食,一来没有可供劫掠的村庄和牧群,二来我方的诸多屯堡都控扼水源草地。所以,这片堡垒地带对蒙古军来说,无疑是死地!而且逡巡越久,他们就越丧失骑兵机动的优势,越面临后勤补给的难题……就越危险。”

  郭宁颔首:“此等情形延续下去,便如兵法所言,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这样说来,蒙古人的行动其实正入吾之彀中,这是大喜。”

  “可这大喜事恐怕不是真的。我们都知道,蒙古人的战争韬略仿佛天授,最擅长往来进退、批亢捣虚……他们何以丢弃自己的擅长,而盘亘在这片死地呢?”

  耶律楚材沉声道:

  “毫无疑问,因为那批突然出现的火药武器,或曰铁火炮,或曰震天雷的。靠这个,他们连续拿下了山间的流民寨子,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我们的耳目,靠这个,他们拿下了我们用心营建的重要据点临潢府,说不定还有能力一个个地踹翻我们的屯堡,鲸吞我们在边疆的军民百姓和数年经营积攒的家底!这是足以撼动双方军事实力对比的大麻烦,自然是忧。更何况……”

  耶律楚材的言语稍稍停顿。而郭宁往后一仰。他的视线越过凉亭的飞檐,投向空中,秋季的北风正挟裹云层,从高天之上滚滚掠过,还时不时卷起积在凉亭顶上的落叶,打着旋儿往南飞去。

  郭宁徐徐说道:“将士们的斗志可嘉,军队和朝野的利益也都和北疆安危绑定,于情于理,我们都需要给蒙古人一个迎头痛击。以我军的精锐,以我们预先做好的准备和北疆减兵诱敌的策略本身而言,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该给蒙古人一个迎头痛击。但若蒙古人有了火器之利……仗就不是原来的打法了。”

  决定胜负的虽然是人,可武器的作用绝不能忽视。对火器的重要性,郭宁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所以对蒙古人忽然掌握大量火器的戒惧,他也比任何人都要强烈。

  他是全军的主帅和灵魂,就算心里有疑虑,不能轻易表现出来。一旦表现出来,必定会动摇军心。甚至可以说,主帅动摇,到了基层将士可能就是坍塌。因此他自始至终不提这一项疑虑,只有对着耶律楚材的时候,忍不住稍稍吐露。

  他把视线从高处收回,看到对面的耶律楚材微微摇头。

  “晋卿不这么觉得?”

  “陛下的忧虑我很理解。不过,这桩忧心事,是真的么?”

  “你是说……”

  耶律楚材从袖中拿出一卷文书,往桌面上铺开:“陛下请看。火药武器的生产,离不开四样东西,分别是炭、硝、磺、铁。这四样东西的来源和消耗量,分别都记录在此。”

  郭宁伸长脖子,看耶律楚材一边指点,一边解说:

  “炭的消耗,归并在日常生活所需里头。不计中都和天津府本地所取,光是每年从山东、河东等地运来专供工场的,以秤记将近四十万。”

  “硝产于泽州、汾州、大名等地。提硝之法原以泉水烧煎后刮取,去年起,改成了每硝十斤用鸡蛋清五个揉搓拌匀,然后煎熬过滤的法子,为此光是在泽州就建了养鸡场四十余处。但因鸡瘟易发,鸡蛋清的供应不稳定,时常要用水胶、萝卜、皂角之类凑合。”

  “至于硫磺,此物域内极少而盛产于倭国,而倭国所产之硝,大半输入了南朝。今年四月头上,南朝募商人于倭国市硫黄五十万斤,以十万斤为一纲,募官员管押,船运回返明州。这一单生意大大影响了我方购入硫磺的正常节奏,直接导致莱州和天津的两个主要工场停工。”

  说到这里,耶律楚材轻笑了两声,不急不躁地继续:“好在尹昌控制了高丽政局以后,我们通过当地丛林,联络上了倭国的东福寺和天龙寺。那两家都是打着求取佛法旗号广开海贸的有力僧人势力,预计能稍稍补充上半年的损失。不过那两家僧人全是属饕餮的,为此要了我们五只海船去。还有铁……”

  炭、硝、磺之类的具体生产细节,郭宁实在做不到一直关注。非得耶律楚材这种日理万机而能事必躬亲的神人,才能从容梳理。但铁乃军国命脉所系,朝廷有专门的人员日夕盯着,每隔数日都有文书呈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当下他道:

  “铁就更别提了。立炉出铁,产量高低不定,且动辄有高炉倒塌的风险,每次铁水伤人折损了有经验的工匠,都要许久才能补充,后头的赔偿也是麻烦,更不消说每逢开矿产铁,地方上的牛鬼蛇神都想插手,要妥善推进,不砍几十颗脑袋根本不成……”

  耶律楚材伸手按住文书:“为了稳定生产火药武器,我们需要陛下的关注,需要朝堂诸公和军中将帅的重视,需要工商两部包括都水、军器、盐铁、营缮、商律、工艺等九个部门的协调,需要二十多个军州的资源产出,需要六十多个地方官署、八百多个与之配套的商行和工场。这些,蒙古有么?”

  郭宁啪地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随即昂然站起:

  “蒙古不可能有!至少,在蒙古主力大军折返草原的不到半年时间里,他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凑出这样一整套的体系来!蒙古人没有制造火药武器的资源、人力和体制,却这么大肆使用铁火炮……其中一定有鬼!”

  “或许,蒙古人以特殊手段从哪里获得了一批铁火炮,然后用以示强,显示他们有一口气吞下北疆诸多屯堡据点的能力?”

  “蒙古军手里铁火炮的来路,我会马上让徐瑨去查。”

  郭宁顿了顿,又道:“我们且将火药武器带来的喜忧抛开,继续想下去。蒙古人这么刻意地示强,又以北疆诸多屯堡军民百姓的存亡为威胁,分明是想促使我军以强大主力北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底气在哪里?”

  本章已完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扼元,扼元最新章节,扼元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