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 第483章 伏击上

小说:扼元 作者:蟹的心 更新时间:2023-08-29 09:30:12 源网站:xbiquges.com
  一道又一道的军报,此时正随着各部斥候陆续回返和重新派遣,从军队前行的整个宽大正面不断收拢,如同潮水也似。

  当然潮水不至于直接涌到郭宁面前,自有几个承担军情汇总的机构不断将之记录在册。在简单的梳理之后,几乎每半个时辰向郭宁书面禀报一次。

  其实大部分的情报并没有实际作用。两方的斥候数量都极多,分布也极广,他们为了打探军情,扫荡战场迷雾而出动,却又在事实上形成了更浓密的迷雾,或者遍烧的野火,阻断一切。

  所以绝大多数人禀报回来的敌情,无非就是自己在哪里遇见了敌人的斥候,或者厮杀,或者逐退,或者己方吃了亏,死了人。

  随着军队渐渐深入草原区域,两方斥候都开始不断死伤。光是昨天一天之内,就有七十余名哨骑战死或重伤,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郭宁见到过或者记得名字的,是军队里前途无量的新秀。

  战场就是如此无情,所以郭宁在行军的时候,依然不辞辛苦地仔细翻阅这些情报,以求不辜负将士们的付出。

  在他的脑海里,每一个与敌接触的地点密密麻麻地出现在地图上,他觉得,单一个情报或许缺乏价值,但许许多多的情报聚集起来,或许就能给自己带来些好运气,揭示出蒙古军即将出现的方向,或者揭示点别的。

  不过直到片刻之前,这些情报并没有给郭宁带来什么惊喜。

  兵法上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

  此时的郭宁,对这句话真是心有戚戚。因为他的庙算,实实在在地包含了对自家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了解,这种了解带给郭宁足够的信心,使他非常确信,蒙古人绝不可能击败他用心纠合的强大军队。

  但他的庙算也实实在在地殊少涉及蒙古人的真实情况。

  蒙古军的作战意图如何,蒙古军的此番动用的实力如何,乃至蒙古军手里的火药武器威力和数量如何,到目前为止,哪怕将士们竭尽全力打探了,依然是疑团。

  带着这样的疑问,郭宁看完了最新的一册军情,随手将之递给徐瑨。

  大军前进,红旗招展起伏,宛如波浪。上千精骑在左右护持,数千马蹄奔腾践踏,刀剑拍打铠甲,汇成轰然声响。在这种轰鸣声里,郭宁沉思片刻,略提高了嗓音:

  “这一拨的消息,也没什么特殊的,不过……好似至少有六七队人都特意回报,说撞见的敌人哨骑是西域仆从部落的骑兵,而非蒙古本部。这倒有趣!”

  徐瑨拍了拍册子,应道:“最新一拨里,有六人这般回报。上一拨里有三人。咱们是不是立即派人前出,盯一盯这件事?”

  郭宁颔首:“现在就安排。”

  说话的时候,郭宁眼神有点发散。身旁的倪一很熟悉他的习惯了,做了个手势,让部下取来舆图卷册,就在略靠后些候着。

  但郭宁并没有让人取舆图来看。他本就熟悉北疆地理,这阵子又额外关注,凭是多么精细的舆图,他都能在脑海里复现。而眼前他所想的,并不需要太精细的舆图。

  蒙古军此前在北疆的侵袭,可谓声势浩大至极,但大军出征以来,却始终没有遇见蒙古军的本队,更没有展开鏖战的机会。

  这不符合蒙古人的作战习惯。以他们惯常的打法,数百里地的距离已经足够云卷来去,展开几次有规模的袭扰了。

  尤其成吉思汗曾经与郭宁正面对决而失利,有这样的教训在前,蒙古人绝不会把胜败寄托在某一场决战上。

  他们攻下临潢府,展现了实力以后,却一直没有继续攻打北疆各军堡,这是为了让周军不得不出兵北上来救。而周军既来,他们一定会在周军北上的路线上设下无数疲敌、扰敌、乱敌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郭宁非常确信会如此,但蒙古人偏偏没有这样做。

  没有骚扰、没有伏击,没有诱敌,没有夜袭。甚至就连哨骑奔走,蒙古人用的都不是本部,而拿一群群新降伏的野犬来凑数?

  实在奇怪得很。随着大军不断北上,郭宁心中疑团越来越多了。

  当徐瑨向侍从骑士们颁令折返,郭宁脑海里忽然冒出个想法。他半开玩笑地对徐瑨道:“说不定,蒙古军的主力压根就不在这里?他们在其它什么地方暗中等着,想咬我一口狠的呢!”

  “陛下是说,蒙古军躲在某处,等着抄截我军的后路?”

  郭宁救了揪短髭:“或许,不是附近某处,而是更远。”

  “更远,就是说,不在西北招讨司的正面?”

  徐瑨想了想,竭力把视线投注到更大范围,片刻便摇头:“那又能在何处?其余各地边疆,都没有可乘之隙!”

  他对各地局势了然于心,当下继续道:

  “东北那边局势安稳,没有特殊的消息,而且东北寒苦,接下去小半载都不可能用兵。大同府周边的西南路招讨司,有慧锋大师亲自坐镇,还有山河表里为依托,也不是蒙古骑兵能撼动的。至于关中,那里西北两面都是夏国的国境。就算蒙古人打穿了夏国进入关中,关中荒残了许多年,只剩下李霆为了对抗西夏建起的诸多军镇,蒙古军根本无利可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郭宁皱眉:“所以说,哨骑多用异族杂胡,并不代表什么,也不是蒙古人暴露出的破绽?”

  对此徐瑨哪有定论,只道:“还需探查清楚。”

  与此同时,在远离周军行进路线的一个地方,蒙古四王子拖雷忽然想到了一事。

  “咱们的布置,怕是有些破绽。”

  拖雷的兄长察合台问道:“什么破绽?”

  “别勒古台和也里牙思等千户,如今满心都是自家的部众、自家的利益,已经不是当年愿意为大汗赴死的人了!就算木华黎在那里,恐怕也制不住他们。”

  “然后呢?”

  “然后?然后他们一定不肯出动本部与周军恶战,一定每次都逼着康里人、钦察人打先锋!周军将帅都是聪明人,他们很快就会发现我军根本不在他们对面,他们上当了!”

  这一回,拖雷通过旁人全没想到的外交联络,打通了一条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进军路线,也等若一手推动了这场空前规模的军事行动。为此,他在大汗面前的地位急速提升了,仿佛再次得宠。

  这会儿他忽然自己说自己的谋划出现了破绽,本来会成为兄长攻讦讥讽他的机会。但察合台竟不敢轻易得罪这个弟弟,他只皱起眉头,想继续询问周军发现异常后的结果。

  忽听宫帐里有人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大声道:

  “很快能有多快?他们再快,也快不过蒙古人射出的箭矢,快不过昼夜奔驰的骏马!何况他们就算明白过来,军队能立即折返么?为北上草原调集的无数物资都能立即退回么?赶不上的!”

  察合台和拖雷连忙俯下身去。

  而身处巨大宫帐内的成吉思汗呵呵地笑了起来。笑声中,他轻轻摇晃身体,露出满意的神色。

  他面庞上的光影也同时剧烈摇晃,那是因为透过打开的毡毯,他看得到外界的情形。

  他看到一群披挂甲胄的武士点燃火把,将之一枚枚地投入到前方被栅栏封堵的建筑里。急速腾起的火苗封住了黑沉沉的正门,通红的火舌正从各处钻进楼宇的内部。

  团团浓烟随即从楼宇上方的窗户里冒出来,透过烟火,一阵阵痛苦的嘶吼清晰可闻,然后时不时被木料绽开的噼啪声和女人绝望的喊叫声掩盖。

  随着时间推移,火光和烟气愈发猛烈。就连宫帐前头,堆放战利品的一块区域也感觉到空气的温度急剧上升。

  索性这里堆积如山的,都是各种各样的金银珍玩,绸缎或毛皮之属很少,偶尔被火星燎到了,也不心疼。

  几名蒙古人兴高采烈地过来。他们拖着一个失去知觉的年轻女子,将她扔到珍玩上头,然后粗鲁地剥除她的丝绸衣服和镶嵌珍珠的头饰、皮靴,把她细腻光滑的肌肤暴露出来。

  “大汗!这是上一任夏国王的女儿!是个公主呢!”蒙古人嬉笑着仰头嚷道。

  “你们谁要她?我让了!”

  成吉思汗继续摇晃着身体,不经意地道:“真的夏国公主已经是我的妃子了,不需要再来个假的!”

  这句话令得好些蒙古人大笑。有个通译也不知怎么想的,还将之译做了党项人的言语,大声说了出来。顿时令宫帐外头,一个独自占据一座,仿佛尊贵客人的中年人面皮抽搐。

  当宫帐里传出女人仿佛濒死的哀鸣时,中年人的脸色愈发难看。但他硬生生忍住了,当拖雷的视线转向他的时候,他甚至还略微躬身,挤出了笑容:“多谢四王子前后斡旋。此番李安全的余孽尽数身死,今后我李遵顼必使夏国之人尊奉大朝如父,追随大朝与敌厮杀的决心,也绝不会再有动摇。”

  他的言语如此平和舒缓,神态控制的如此得体,以至于通译露出了惊佩的表情。

  这位中年人,便是自称大白高国皇帝,受金国和大周册封为大夏国王,被蒙古人封为大夏国主的李遵顼了。此人是西夏皇室疏宗,曾经在夏国的廷试进士唱名第一,又在数年前藉着蒙古军的威胁逼迫前任夏国主李安全退位,自立为西夏之主。

  这一回,他向蒙古敞开了北方包括克夷门要隘在内的诸多关隘,又拱手让出了包括中兴府在内好几座大城的库藏,以便蒙古军经过夏国领地继续南下。为此得到的,则是蒙古人出面,把朝中亲附李安全和西夏正统皇族的群臣尽数屠戮。

  那些人死了,李遵顼才能真正坐稳夏国主的位置,所得所失倒也相当。只不过蒙古人一直到大军迫近夏国的南部边境,才终于依照约定杀人,动作未免太慢。至于成吉思汗顺手掳走他一个女儿,虽属意外付出,也不是不可接受。能与蒙古大汗攀上亲戚,或许是件好事呢!

  拖雷正要答话,成吉思汗走了出来。

  站在宫帐的门前,这位可怕的征服者伸手扶了扶门柱子,喘了几口粗气。

  他对女人、对征服的渴望仍然强烈异常,垂老的身体仍然蕴藏着活力,故而方才对着李遵顼的女儿格外兴致高昂。但他体力毕竟不如年轻的时候,而且随着天气寒冷,时不时的背痛难当。

  这是老人征战半生的后遗症。病症不重,但对一个五十多岁的蒙古人来说,任何一种疾病在这时候出现,都大概率会难以治愈,不断加重,直接导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为此他很小心地避免太大幅度的动作,也就导致乐事不那么尽兴了。

  所以这会儿,他带着几分恼怒道:“夏国是个穷地方,能抢掠的金银珍宝没多少,女人也算不上美丽!我们得加紧行军,得尽快赶到下一个目标,去杀那些骑不上马拿不动刀的懦夫,抢那些皮肤比瓷器更细腻,比缎子还柔软的女人!”

  围拢在宫帐四周的蒙古贵族们高声应和,为即将到来的屠杀和掠夺而亢奋起来。

  贵族们的呼喝声在深秋的旷野间传出了很远,引得更远方一支急速行军的蒙古军队阵阵躁动。

  当万千人齐声呼应时,既低沉又高亢的喉音汇聚在一起,像是某种兽群在咆哮。万千人的疾驰、万千铁蹄的践踏仿佛破开了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扼元,扼元最新章节,扼元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