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398章 大轰炸开启(下)

小说:从八百开始崛起 作者:汉唐风月1 更新时间:2024-05-03 11:25:02 源网站:xbiquges.com
  进藤三郎大尉做为被航空联队长寄予厚望的空中指挥官,当然不会猎物一出现,就立刻倾力出击。

  伊-15双翼机的特征太过明显,急于复仇的日本海军空中指挥官并没有把这种落后的旧飞机放在眼中,仅率领一个航空中队脱离轰炸机机群迎了上去。

  俯冲而下的伊——15机群想杀往庞大的轰炸机群,就必须得杀穿12架零式战斗机在空中布下的防线。

  以多对少,以进藤三郎大尉对中国空军飞行员的了解,中方战斗机群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冲过来,那他就会和麾下们以零式战斗机远超对手的机动性,一一将对方击杀在这片空域中。

  谁知道,在双方机群还有大约3000米,眼看再有十几秒钟,就能到双方互射的距离,中方机群竟然一反常态的纷纷转向。

  换做平时,进藤三郎一定会以保护轰炸机群为己任,只要中方战机不来,他就保护轰炸机群顺利返航就好,但经历过夷陵空战以及不久前山城上空炽烈炮火的日本海军航空兵大尉此刻最需要的,是敌人的鲜血,唯有这些鲜红,才能浇灭他心头的怒火。

  透过机舱里的后视镜,可以看到轰炸机群在12架零式战机的保护下正在加速脱离战场,进藤三郎思考数秒后,终于下达追击命令。

  他相信,哪怕这是中国人的诱敌之计,剩余的12架战斗机也能坚持到他击杀完这批老旧中国战机重新返回的时候。

  不到3000米的高度,零式战斗机的最大时速超越500公里的时速,远不是350公里时速的双翼战机所能比拟的。

  进藤三郎大尉的战术思想从某一方面来说,是完全正确的。

  根据战后的日本零式战斗机对中方伊系列战斗机战力对比,那完全是单方面碾压,若是要击破12架零式战机的防线,中方最少也得出动3倍至4倍的战机数量。

  但在已经出动24架的情况下,再出动40架左右的伊系列战机,对于当前的中国空军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伊系列战机的最大航程仅500公里,根本不支持分布于川省各地机场的战机如此长途跋涉抵达这里空战,而后再飞回所属机场。

  在战场的开局,也一如进藤三郎所预料的那样,在5分钟后,12架气势汹汹的零式战斗机就在距离中方战机出现位置的28公里区域、咬住了‘狼狈逃遁’的中方机群,眼见靠速度已经无法摆脱日机的追击,24架中方战机只能留下部分战机与日机纠缠,另外十几架战机则奋力俯冲变向拐弯以其获得有利位置与日机作战。

  然后,地面上观战的中方民众们就看到了无比悲壮的一幕。

  无论是拐弯半径还是机动速度又或是火力,机尾涂装着血红太阳的飞机都远在涂装着青天白日旗的飞机之上。

  留下阻敌的8架中方战机,无论其是俯冲摆脱或是拼命爬升,都无法逃离日机的追击,双翼机在单翼机面前的笨重,就是三岁稚童也看得明白。

  短短的2分钟内,8架中方战机不是被击落,就是被击伤冒出滚滚浓烟,战机不得不拖着烟柱在农田里选择迫降,但天空中只有机会绽开3朵白花!

  而唯一迫降成功的那架战机,当村民们冒着被日机俯冲射击的危险冲向飞机企图将飞行员救下来时,却发现挡风玻璃早就被击碎,飞行员前胸中弹,鲜血早就将整个座舱染成血红。

  没能等到村民们七手八脚将他从座舱中抬出,年轻的飞行员就轻轻吐出了他生命中最后一口气息。

  天知道他是以怎样的一种毅力,在生命即将终结的前一刻,不仅平稳的操控着已经受损的战机冲入低空,并将飞机稳稳的停在满是泥水的稻田里。

  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完成这个奇迹的,但这架被村民们就地取材、就用稻田里的泥水和水稻扑灭火焰保存下来的战机、最终被运回九龙坡机场。

  虽然因为有新式战机服役,这架老旧且损毁严重的战机再无机会登上蓝天,但它一直被保存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其机身上密布的弹孔一直未被修复,其座舱内的血迹也未被清洁。

  上个世纪30年代的老古董,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内那个并不起眼的位置,向所有来访者展示着属于鲜血和牺牲的荣耀!

  有的时候,真不是只有胜利才是荣耀,失败和牺牲也是。

  正是这些中国最优秀的青年,用生命延缓了日军前进的步伐,替整个民族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正如这场注定失败的战斗一样,他们在登上飞机之前,就知道自己只是诱饵,是消耗品,风险远大于那些在将近7000米高空上盘旋寻找战机的战友们。

  而且,做为指挥官,郑少余给了他们退出的机会,如果愿意充当此‘炮灰’的人员不够,他会重新修改战术,以硬对硬的方式和日本护航机群以及轰炸机群硬刚。

  但这些出身精英家庭的青年,选择直面死亡!

  战场上有一种选择叫向死而生,只有拼命才有活下去的机会,而他们,叫向死而死,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其他人活下去的机会。

  最终,就在璧山县人们的翘首以盼下,24架中方战机大败!

  战损比是令人沮丧到极致的0比18!18架中方战机能迫降成功的不到4架,足足有14架战机被击落于山间田野,能跳伞活下来的中国飞行员却仅有7人。

  而日方,却仅仅只有2架战机尾部冒起了白烟,但看其在空中姿态和速度保持,应该是只负了轻伤。

  若是光看这一战,此次山城对空防御战中方已然是彻头彻尾的输家,城市依旧被轰炸不说,战机都被击落击伤18架。

  但这不过是这场空战中第一波!

  获得空战胜利的日机并没有如同往日一样在空中盘旋,并对地面上迫降成功的中方战机伺机进行攻击,他们正在高速离开。

  更确切的说,是全速离开,连同那两架受了轻伤的日军战机在内。

  11架零式战斗机那台拥有900匹马力的发动机嘶鸣的怒吼声连距离其2000多米的地面上的中国民众们都听得清清楚楚,亲眼目睹己方机群大败正在被巨大悲伤笼罩着的中国人不懂,为毛大获全胜的日本人像是屁股着火了一般脱离战场。

  获得胜利的进藤三郎大尉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般欣悦,连最后残存的6架中国战机都顾不得再追杀了,脸上亦是写满了愤怒与恐惧。

  因为,距离他所在战场的70公里外,正在高速返航的轰炸机群,受到了来自高空的中国机群的伏击。

  数量高达数十架不怕,全是最新式战机也不怕,真正让进藤三郎恐惧的是中国人竟然如此隐忍,一直等了足足10分钟,才开始发起攻击。

  他们难道不知道伊系列战机并不是帝国最新式战机的对手吗?做为曾经在夷陵上空和中国空军交过手的日本海军航空兵大尉无比清楚,他的对手很清楚的知道,哪怕是24架对11架,中国人的伊系列战机也毫无机会。

  但中国人依然这么做了,数十架战机在高达7000米的高空一直跟随着轰炸机群前进,就这么等着他率领帝国战机将18架中方战机击落,就像是天空中的金雕,等待着捕食猎物的最佳时机。

  这个战术真的是太狠辣了,狠辣到连做为敌人的进藤三郎都浑身冰寒!

  因为他知道这群狠辣的敌人在等待什么,等待着他们的战友用生命耗过10分钟,等待着轰炸机群距离战场越来越远。

  对于人类来说,70公里很远,哪怕是最坚韧的部队,轻装前进也需要15个小时以上,但对于战机来说,尤其是最高时速超过500公里的零式战机来说,根本用不到10分钟,将油门杆推到底,打开加力前进的话,或许七八分钟就能抵达。

  可是,25架轰炸机和12架护航的零式战斗机能撑到他率队抵达吗?

  进藤三郎不知道结果,但他却知道,如果让中国人偷袭轰炸机编队成功,别说他只打下了18架,就是把24架中国战机全灭,这场空战帝国海军也是大败亏输。

  “所有人,立即返航!轰炸机编队正在被中国人攻击,所有人以最快速度返航,无需节约燃料!”竭力保持镇静的进藤三郎大尉在无线通话器中说完这句话,就把油门杆推到了最底端。

  其实,中国人并没有像进藤三郎想象的那般淡定。

  在被云层遮住的6800米高空中的中国年轻飞行员们的内心同样在接受煎熬。

  毛熊人的伊-15战机无线电性能着实太差,很多时候根本无法与地面联络从而导致出错,哪怕是已经算是毛熊人援助的最先进伊-16战机,空中信号也是时断时续。

  所以,当唐刀和郑少余制定了那个必须有人要‘飞蛾扑火’的战术后,国内立即聘用米方在机场的维修机师对伊-16进行了无线电升级,其实就是将10套野猫战机无线电系统装上了伊——16,这是为了方便主力机群和他们联络,可以随时通知他们在更合适的时机脱离战场。

  两个负责执行‘飞蛾扑火’的伊系列机群中,都各有5架伊-16飞机。

  哪怕还隔着数十公里,主力也能接收到诱饵机群的语音。

  年轻的中国飞行员们的座舱中,最多的是进入信号盲区后电子信号的沙沙声,偶有断断续续战友传来的声音,却是不断的告别。

  “梦青的16号机起火了,他想进入低空迫降,失败了,16号机已坠毁!太低了,没机会跳伞了!”

  “光中跳伞了,狗日的鬼子还想用机枪扫射他,我去挡一挡!”

  “我中弹了,已经没力气爬出驾驶舱了,兄弟们,再见!”

  “我方已经战损大半,我们不行了,剩下的,拜托兄弟们了!”

  不断传来的噩耗,让年轻的中国飞行员们已经泪流满面,在发动机轰鸣着的高空。

  “大队长,发起攻击吧!再不发起攻击,王中队长他们就全完了!”年轻的中国飞行员们在煎熬中不断向璧山空域最高指挥官郑少余发出请求。

  “距离尚且不够,再等!”郑少余的命令短的不能再短,语气坚定一如往昔,谁也听不出他的情绪变化。

  但或许只有距离他不到20米远的僚机飞行员,才能看到座舱中那位脸色坚毅的少校大队长脸上,却是闪烁着点点泪光。

  他的兄弟们已经在他的命令下慨然赴死,那他现在必须要做的,是不能让他们白死。

  “俯冲攻击!第17、18中队优先攻击敌轰炸机,其余人跟我一起,缠住并击杀护航的日本零式机群!”直到整整10分钟过后,一直死死盯着手表的郑少余终于怒吼着发出攻击命令。

  48架在高空中飞行的野猫战斗机呼啸而下,俯冲着向3000米外在3200米高度上飞行的日本轰炸机群杀去。

  日军的轰炸机群全由97重爆机系列组成,有的是早期型号,有的是后期改版型号,但主要都是对空武器的差异,最早期的KI-21型号只有4挺机枪,到39年改版的kI-21 II则增加到了6挺,另外加大了垂直尾翼,全速飞行状态下都能达到430公里的时速。

  这在当时的轰炸机中已经算是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八百开始崛起,从八百开始崛起最新章节,从八百开始崛起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