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浪看向桌上的自传,脑海中浮现那个在火海里狂笑的人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花开两生面,人生佛魔间……

  人性有两面。

  佛说,要善,我要用慈悲,渡尽众生,让他们往生极乐世界,与我为伴。

  魔说,要恶,我要用邪魅,亡尽众生,让他们堕下阿鼻地狱,与我为仆。

  你很矛盾,不知到底应该听谁的?

  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

  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

  《华严经》中的某些宗教理念,道出了薛怀义对人生结局的反思和感悟。

  佛头中的那本女帝手抄本《华严经》,并非传统经文。

  而是一个得到这本自传的古人,尝试着用“心魔”、“轮回转世”、“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等等宗教概念,来尝试理解自己手中这本“天书”。

  而薛怀义半路出家,当然也不是因为秃了才能更强,只是为了自救……

  毕竟千年之前,没有CT,没有核磁共振,没有脑电图,更没有各种让人从“裂开”到“愈合”的精神类药物……

  想要解决自身“英年早裂”的精神问题,只能用魔法打败魔法,从精神层面入手。

  选择研究佛学,也并不是他病急乱投医,而是有着历史渊源的。

  今人研究古人,古人研究更古人。

  千年之后的孟浪研究“前辈”,正如千年之前的薛怀义研究“前辈”的“前辈”。

  目的无非都是从“前辈”的身上获得这本书的某些“使用经验”……

  而薛怀义之前,得到这本书的“前辈”,恰恰正是两位高僧!

  要说到这本书与“中土佛教”的爱恨情仇,那就不得不说到有关这本书,后半段的“历史编年史”了……

  ……

  按照薛同志考古所得的“历史正文”。

  东汉之前,因为当时知识体系和生产力都较为落后,人类对大自然依旧保持着敬畏。

  包括《河图》、《洛书》、《太公阴符》、《太平要术》等传说中的天书,衍生出的大多都是道教典籍。

  比如著名的《易经》、《黄帝内经》,又比如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命数占卜……

  关于这本书籍,流传出的更多是玄之又玄的道家神话传奇。

  而汉末三国之后,这本书曾经长时间失去踪影。

  随后便是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华夏大地沉沦了数百年,直到南北朝时期,这本书才终于重现世间……

  没错……得到它的正是“禅宗祖师”达摩!

  达摩对兵法谋略,经济政治并不感兴趣,而是潜心研究起了人体秘藏……

  在山洞中宅了九年,他的个人武力值几乎达到人类巅峰,成为千年来第一个化劲高手!

  从人家能够一苇渡江,就可以看出这家伙对自身身体的控制能力,已经无师自通的领悟了流体力学……

  达摩晚年还有一个“只履西归”的故事……

  这或许也是唯一一次,这本书的残卷离开神州大地,流落到异族手中!

  没错,只是残卷!

  达摩手中的,正是华佗得到的《太平要术》“人卷”!

  根据史料记载,华佗是因为得罪了曹操,最后死于狱中,死前将《青囊经》交给一名狱卒,可惜自此失传。

  如果薛怀义同志的考古学读的不是水硕,那么这本“天书”……历史上很可能真的一分为二过!

  诸葛孔明得“天地”两卷,知天下大势,算天时地利。

  而华佗和达摩得“人卷”,精通武技医术,人体秘藏……

  按照这种功能划分来看,孟浪有理由猜测,这部所谓的“人卷”,很可能就是自传每次末尾夹带的“技术附录”部分!

  毕竟因为得罪人而“死于狱中”这种死法,实在是太不符合“预言家”的人设了。

  只能说明,华佗至少是失去了大部分未卜先知的能力。

  按照薛怀义的说法,这部“人卷”南北朝时便流落西域。

  不过华夏至宝被人拐走,身为华夏正统的“天地”两卷的拥有者能干吗?

  当然不能!

  于是到了大唐初期,就有了轰轰烈烈的“西天取经路”……

  是的……唐玄奘去西天取经。

  真正的目标……居然是《青囊经》!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作为新一代“天地”两卷的拥有者,唐玄奘凭借开了挂的情报能力,克服险阻,不远万里,从长安到那烂陀寺,终于取回了天书“人卷”!

  两卷对一卷,明显玄奘大师这边开的挂更大……

  不过“九九八十一难”恐怕只是文学修辞手法,目测这个过程中牺牲的“玄奘大师”,两位数可能都打不住……

  “这吴承恩大师……该不会真的也是知情人士吧……”

  孟浪忍不住浮想联翩。

  毕竟《西游释厄传》这本书,不管是书名,还是其中的许多设定和描述,都很难让孟浪不产生联想……

  不管怎么说,“夺宝奇兵”玄奘大师一路西行,历经磨难,终于是让天书重新归一。

  而等到他功德圆满回到大唐之后,这本完整的“天书”又最终落入了“有缘人”薛怀义的手中……

  唐玄奘,出生死亡年代为公元602-664,薛怀义则是公元662-695,时间上相当吻合!

  只不过薛怀义这位同志显然“资质平平”,只活到了32岁便“不堪重负“!

  相对来说,他的两位“前辈”就相当长寿了。

  历史上记载达摩活了150岁,唐玄奘稍逊,享年62岁,也活到了退休年龄……

  无独有偶,这两位全都是精研佛法的高僧。

  等薛怀义意识到自己即将裂开的时候,你说他会不会沿着前人的脚步,尝试着去解决自身问题?

  研究宇宙奥妙太难,抄作业谁还不会了?

  这才有了薛怀义半路出家,只为沿着前辈的脚步,探索延长寿命的可能性……

  而正是因为两位高僧先后对这本“天书”的认识和解读,才正式开启了前辈们对天书“由道入佛”的世界观重塑……

  所谓道法自然,佛法空性。

  如果说“道”是对外界大自然的感悟,那么“佛”则更多的是对自身人性的探索。

  南北朝时,达摩融合佛道两家的哲学思想,创造了“华夏特色佛教”……“禅宗”!

  禅宗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句也是多,一说就是错。

  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四大皆空”!

  世间种种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无所动。

  非是幡动,只是心动。

  明镜本无台,何处惹尘埃?

  而唐朝时,玄奘大师从西域回到大唐之后,则是创立了“唯识宗”。

  唯识宗认为“万法唯识”,宇宙间的一切均为“识”所变现。

  无独有偶,影响中土佛教起源的两大流派,都不约而同的认为,唯有“四大皆空”“心无杂念”,才能成“佛”。

  这无疑是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那就是理想状态下,弟兄们脑袋里全都空空如也,四大皆空,那么0 0 0……依旧等于0!

  完美工具人!赞!

  不过这对精神境界的要求就有些离谱了,而且还看资质。

  没见薛同志都遁入空门了,依旧享年32岁……

  【铃~铃~】

  就在魂游天外,思绪飞往千年之前的时候,一阵提示音,将他猛地拉回了现实。

  孟浪看了一眼桌上的手机,发现是宁十三打来的。

  让零开启了变声软件,然后接通通讯。

  很快,宁十三的影像出现在手机画面中。

  【喂!佛头我已经安全拿回来了,接下来怎么办?】对面直入主题。

  “嗯……你家里有锤子吧?”孟浪也很直接。

  【有啊,怎么啦?】

  “那就好,用锤子,使点儿劲,把它砸了!”

  宁十三:【……】

  对孟浪来说,比起薛怀义的那份“经验心得”,区区一个佛头的历史价值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充分利用信息容量,这一集的书里只给了一个“序”。

  至于经书的详细内容,还是得从佛头中得到……

  【不好意思,刚刚可能信号不太好,你刚刚说什么?】

  “我说用锤子,使点儿劲,砸了!”

  对面沉默了老半天,这才脑门儿上蹦出一个“#”字,几乎用吼的喊了出来……

  【你特么在开什么玩笑,这可是国宝!

  砸了?你当是在开金蛋呢!

  我们费那么大劲偷出来,难道就是为了砸了它?】

  “嗯……很费劲吗?”

  宁十三:【……】

  这是特么费不费劲的问题吗!?

  【如果这是你的目的,那恕我拒绝!我会想办法把它尽快还给博物馆!】宁十三义正严词道。

  看得出来,对方还是很有身为华夏人的良知的。

  “这样啊,那我也把你怎么从博物馆偷走文物的全程视频一起发过去吧?”孟浪建议道。

  宁十三:【……】

  “嗯……你还有三分钟的考虑时间。”孟浪没工夫跟他墨迹。

  只是犹豫了片刻,宁十三默默离开镜头,然后没多久拿了把锤子回来。

  很显然,对方的良知是有,但不多……

  【真砸?】

  “砸!”

  【既然要砸,你干嘛不拿回去自己砸啊?非得让我当这个刽子手?】宁十三一脸幽怨。

  “嗯……假话是方便运输,真话是我也觉得有些肉痛。”

  宁十三:【……】

  下次麻烦只说假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最新章节,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