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906章 0901【三佛齐】

小说:北宋穿越指南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4-06-03 15:29:54 源网站:xbiquges.com
  大明的首个远洋船队,去年冬天出海,编制如下——

  正使:程瑀。

  副使:虞允文、胡铨。

  总医官:严秀清。

  海军主将:英宣。

  陆军主将:朱孝忠。

  5000料大型战舰1艘,2500、2000料中型战舰10艘,2000料以下小型战舰14艘。2500、3000料运输船25艘。

  官吏60余人,船员5000余人,水兵6000余人,陆军步骑3000余人。

  另有民间商船若干,跟随官方船队一起出海,甚至包括许多印度和阿拉伯商船。

  (注:学界对于“料”的研究,有载重、容积、用料三种说法。本书之前使用了载重来说明,貌似这种说法已经过时,目前主流更倾向于容积。)

  (这里采用100料=1立方丈船舱容积。1000料海船的排水量约为330吨。)

  船队驶过马来半岛,一个广东海商说道:“程天使,前面就是巴林邦(旧港)的外港。前宋和大明的商贾,最多只能抵达巴林邦和詹卑(占碑)。巴林邦是三佛齐国的旧都,詹卑是三佛齐国的新都。”

  三佛齐的旧都巨港,是被印度朱罗王朝摧毁的。

  新首都詹卑,又被称为末罗瑜。

  末罗瑜,也可以翻译为马来,这是马来族的称呼起源。

  程瑀问道:“如果继续航行,三佛齐会杀人越货吗?”

  “会!”广东海商非常肯定的回答。

  程瑀又问身后的阿拉伯商人:“那你们到中国,是怎么穿过去的?”

  阿拉伯商人回答:“不管是西来的商船,还是东去的商船,都必须进入三佛齐的港口,给他们缴纳一笔昂贵的入港税。船上的货物,必须卖给三佛齐商人。直到本地商人吃不完,剩余的货物才被允许通过。”

  “所以我们塞尔柱海商,大部分抵达三佛齐就会交易。把运来的货物卖给当地商贾,再从当地商贾那里买来货物返航。每年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才可以路经三佛齐抵达中国。”

  程瑀听明白了,这做的是垄断贸易,跟西辽一模一样。

  在陆上丝绸之路,来自中国的商贾,只能把货运到西辽。同样的,来自中亚、西亚的商贾,也只能把货运到西辽。东西方交易,皆在西辽进行。

  而海上丝绸之路,则被三佛齐给把控,只能在三佛齐交易。

  瞭望手突然朝下面喊道:“我看到海岸了!”

  英宣下令:“战舰组成战斗编队,商船和运输船减速慢行。”

  在望远镜的视野当中,海岸线越来越近,忽有十多艘船从港口方向驶来。

  “有未知舰船十四艘。”

  随着瞭望手的喊声,旗令手立即打出旗语。

  大明的中小型战舰加速迎上,对面的十多艘舰船也在快速接近。

  敌船刚开始航行速度较快,可能是发现打不过,突然就变得慢下来,而且派出一条船过来交涉。

  这是一艘近海桨帆船,接近之后被带去大明座舰处。

  一人换乘小艇过来,被吊上甲板去见程瑀。

  此人戴着改版的头巾,用流利的广东方言问:“贵客可是来自大明?”

  广东商贾连忙翻译。

  程瑀问道:“你是来迎接大明船队的吗?”

  “正是,”这家伙屈身作揖,“鄙人有个汉名叫蒲信,曾多次前往广东,还被宋国皇帝赐过官。”

  教徒的名字,以“阿卜”开头者有很多,比如“阿卜杜拉”之类。

  中国官吏把名当成姓,认为他们全都姓蒲。

  这就类似一个叫张伟的河北人,还有一个叫李伟的福建人,去了西方通通被认为姓“伟”。其实他们八竿子打不着,姓氏和籍贯都不相同。

  程瑀质问道:“听说来往商船,必须在三佛齐交易。我们也需要在贵国交易吗?”

  “不必,不必。”蒲信连忙回答。

  虽然大明战舰只有25艘,官方运输船又没啥战斗力。但跟随出海的各国商船,却有足足50余艘,三佛齐海军还真不敢贸然动手。

  程瑀说道:“你回去通知贵国官员,就说大明即将送上国书。”

  “是!”蒲信躬身离开。

  程瑀是浮梁人(景德镇),孤儿一个,由姑姑养大。以太学第一获赐进士出身,在前宋出使过高丽和金国,在大明出使过西夏和日本。

  历史上,程瑀因主战被秦桧贬官,子孙遭禁锢不得科举、不得离乡。

  等蒲信离开甲板,副使虞允文说道:“蛮夷不可轻信,须当心其有诈。”

  随船的印度商贾说:“三佛齐的战船有一两百艘,还能随时征召本国商船。如果各国船只不入港,他们当时可能不动手,但很快就要召集更多舰船杀来。三佛齐跟我国打海战的时候,最多的一次出动舰船上千艘。”

  英宣笑道:“一次出动上千艘舰船,那是把几百料的小船都算上吧?”

  “是的。”印度商贾道。

  其实印度的朱罗王朝,也想垄断东西方贸易。

  但印度洋那边可以绕过去,还能在斯里兰卡补给,因此印度朱罗王朝对航线控制力不足。

  他们非常嫉妒牢牢控制马六甲海峡的三佛齐!

  “准备靠岸补给,留三天时间给各国商船做买卖,”程瑀下令说,“陆军上岸保护商贾,水兵留在船上警戒!”

  “是!”

  朱孝忠让传令官打出旗号,运输船上的马步军开始到甲板集结。

  总医官严秀清说:“我需要商贾陪同、士兵保护,去雇佣本地的医生,再买一些本地药材。”

  “可以。”程瑀同意。

  严秀清是浙江人,医药世家出身,对痢疾等流行病极为精通。

  历史上,由于金兵南下肆虐,他给儿子取名叫严防御。宋孝宗曾患痢疾差点死掉,御医全都束手无策,结果来自民间的严防御却药到病除。

  朱国祥在岭南创办医学院,下诏征辟各地名医。

  严秀清四年前就做了岭南医学院的副院长,对各种南方传染病愈发精通,如今随船出海都还带着一台显微镜。

  ……

  巴林邦(巨港)外港,数十艘商船正在补给。

  也有主动卖货的阿拉伯商人,他们把一部分中国货物,卖给三佛齐商贾换取香料。

  几个三佛齐军官,穿着长袍在码头窥测。

  “不好打,都穿着精良铠甲。”

  “这些是大明的军队,我们不能擅自攻击,须得等龙精(国王)下命令。”

  “可惜了,那么多货物。”

  “……”

  三佛齐的国教是大乘佛教,同时又允许婆罗门教、伊斯兰教存在。

  在宗教上,这里比较开放包容。

  但贸易垄断就太恶心。

  刚开始他们甚至化身为海盗,后来觉得做海盗不长久,现在靠贸易和收税赚取利润。

  但是,如果有商船胆敢不入港,很快就会遭到他们的袭击。

  眼见大明军队不好对付,三佛齐的海陆军全部撤退,朝着更西边的詹碑外港聚集。

  更多舰船,也在那边汇聚。

  只要三佛齐国王下令作战,数百艘三佛齐战船,就会在马六甲海峡围攻大明船队。

  ……

  三佛齐国王,国民尊称其为“龙精”,阿拉伯商人尊称其为“诸王之王”。

  所有国民,只缴纳商税,其余赋税一律不征。

  但不管是商人还是农民,都必须接受国王征召,一旦打仗就得抄家伙拼命。

  这一任国王叫萨努西,已经快六十岁了。

  他召集宫廷大臣说:“大明的战舰,带着数十艘各国商船,已经在巴林邦外港交易补给。但他们只交易换取部分香料,其余货物都没有卖掉。你们认为该不该打?”

  国相巴尼说道:“大明的舰船,总不能一直保护商船。这次可以放他们过去,下次再勒令各国商贾交易就是。”

  “几十条船的商货,不能放过!”财政官达摩旺夏说。

  巴尼强烈反对:“我们一直交好中国,以前是宋,现在是明,犯不着为了几十船货物得罪大明。”

  达摩旺夏说:“得罪了大明又怎样?从这条海峡过去,就得遵守我们的规矩。这次放过了,会让我们威望大失,以后不守规矩的船舶会越来越多!”

  “大明皇帝如果震怒,下令封闭港口,我们的损失就更大。”巴尼说道。

  达摩旺夏冷笑:“皇帝震怒就封闭港口?我不信他们有钱不赚。大明的水军杀来我们也不怕,我们可以出动几百上千条船。明军千里而来,我们等着伏击围歼就是。”

  “当心阇婆!”巴尼提醒道。

  三佛齐一直在走下坡路,他们在一百多年前,被南印度人攻破首都、杀死国王,被迫迁都到现在的詹碑。

  接着爪哇岛的阇婆国崛起,三佛齐被迫承认其独立,继而两国联姻维持表面友好。

  如果大明跟阇婆国联手,阇婆国肯定乐意背刺三佛齐。

  国王萨努西左思右想,终于做出决定:“放大明船队过去,照常收税就行,不必强迫他们买卖货物。等他们返航的时候,再准备一份礼物,让他们带回去交给大明皇帝。”

  巴尼恭维道:“陛下真是英明之君。”

  达摩旺夏却脸色很不好看,他身为一国财政官,扶持了很多商贾。

  三佛齐强买强卖各国货物,赚到的利润都要分给达摩旺夏。

  这次放行,他亏大发了!

  达摩旺夏躬身退出王宫,他觉得国王已年迈昏庸,二王子殿下才是进取贤君。

  大明船队只是路过而已,却将激起三佛齐一场政变!

  ()

  

  本章已完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穿越指南,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北宋穿越指南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