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仲氏太子 第129章 记住这头骡子

小说:三国之仲氏太子 作者:飞砂风中转 更新时间:2024-01-06 01:40:47 源网站:freexs.org
  “少将军,翻过这座山,就能望见修水了。”

  “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只须沿着修水河东下,咱们用不了几天就能到上缭了。”

  一个向导模样的士卒牵着一头骡子,一边走,一边指着前面的山路指指点点道。

  袁耀坐在骡子上,全没了两天前的悠哉模样,此时如同戴上了痛苦面具一般。

  这山路实在太漫长,太难走了!

  一山过后又一山,一水过后又一水。虽然每天翻过山都不重样,但好像走过的路又都是一样的。

  这一趟数百里山路,别说人了,连马都被累趴了。

  现在黄忠等人,都是牵着战马,和普通士卒一样在步行。

  而袁耀的坐骑本是匹千里马,但因为是北方马的缘故,长得高大却不善走山道。

  为了不让坐骑倒毙,袁耀的亲卫们在路过一个名叫阳辛的大屯的时候,花重金买下了屯里唯一一只骡子,让袁耀免了行山路之苦。

  虽然队伍里还有不少驴子,但黄忠等人宁愿步行也不肯骑驴。

  笑话,堂堂一军之将,行军不骑马骑头驴,说出去让人笑掉大牙。

  太丢份了!

  但骡子就不一样了。一般的骡子由公驴和母马杂交而生,长得比驴大,又比马强壮,因为体形似马,因此又俗称“马骡”。

  当然还有一种公马和母驴杂交后所生的种间杂种,体形更似驴,得名“驴骡”。

  而一般的骡子,都指的是马骡。

  骡在中国的历史由来已久,春秋时就有之。但一开始只被当作供王公贵族玩赏用的珍贵动物,而没有被大规模投入军用、民用。

  因此袁耀骑个马骡,不仅不丢份,反倒十分契合他世家子弟的身份。

  只是尽管马骡相比马和驴,有着耐粗饲料、耐劳,抗病力及适应性强,而且挽力大并能持久的诸多优点,尤其适合拉车和驮物用。

  但骡子直到宋代,仍不多见,更是很少被农民养作牲畜使用。

  只因骡这个杂交物种有一个极大的缺陷,那就是不能生育。

  对于寻常农户而言,穷一家一户之资,也很难买得起一头牲畜。

  就算能买得起,在人得了感冒都随时会噶的古代,随便来个牛瘟马瘟驴瘟,导致牲畜死了那都不是普通人家能承受得起的损失。

  只有大家大户,田地多于人丁,才会豢养牲畜。

  这样的情况下,虽然骡子比马和驴能干的活更多,而且更容易生养。但因为不能生育,性价比远远低于马和驴。

  马和驴虽然娇贵些,但人家能产仔啊!好好养,过几年把马仔和驴崽卖了甚至还能回本,能一直循环使用。

  只有骡子一买就是赔钱货,对比同样能干活的驴子性价比太低。

  言而总之,小农经济的条件下,并不适合养骡。

  一直到了明代,政府才在后方大量繁殖马骡作为役畜,骡子这才渐渐为民间接受。

  看着胯下这头驮着自己走了好几天山路,却又不见一丝疲态的骡子,袁耀忍不住又摸了几下它的脑袋。

  不像自己的坐骑战马被摸头后会摇头摆脑、喷气吐息作出回应,这头骡子只会低垂着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稳步走着。

  没有马那种傲气和烈性,也没有驴那种执拗犟脾气还很蠢的样子,骡子性情温顺的同时,还很聪明甚至善解人意。

  虽然长得有些不伦不类,但这玩意,还是挺招人喜欢和心疼的。

  袁耀也是生出了回去后大规模培育马骡,让骡子提前一千年普及的想法。

  这玩意可是后勤运输的神器!

  骡不仅比马和驴驮力更大,最难得的是骡子耐力超强,食量还不大。

  要知道,在卡车和公路还没普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骡子可是为参战各国保证后勤运输的第一劳动力。

  就算到了现代,骡子也仍然是全天候、全地形可用的重要军用牲畜。

  虽然这玩意不能繁殖后代,但实在太实用了!

  甚至勉强还能当打仗的坐骑用!

  骡子奔跑的速度,快于驴而慢于马,但并不比马逊色太多。虽然没有马的爆发力和加速能力,但骡子也有着耐力方面的优势。

  江南之地,少平原而多山,并不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而且南方培育的马个头普遍矮小,难与北方战马争锋。

  似乎可以考虑培育一些大型骡,当作小型骑兵队使用?

  就在袁耀遐想之际,只听得前方有人喊道:“前方山涧出现一支人马,皆着绛红衣甲!”

  只听得这句话在绵长的行军队伍中,由前到后,经士卒口口相传,传到了袁耀耳边。

  山路狭窄崎岖,斥候难以前后往来,只能如此传递军情。

  绛红色衣甲?

  袁耀瞬间回过神来。

  荆州军?

  “再探再报!”

  袁耀伸长脖子望去,然而山路蜿蜒曲折,根本看不到山涧。

  命令又口口相传下去。

  袁耀左思右想,虽然大概率不是遇伏,但自己很有可能是与荆州军遭遇了。

  苏飞不是说,韩晞和黄射的一万荆州军,出征时是顺江而下,走的水路吗?

  这距离长江几百里外的山地里,怎么会突然出现荆州军?

  此时,整条单人行军队列也停下了脚步,袁耀跳下骡子,背起了自己的弓箭。

  幸好袁耀已经养成了行军时穿盔戴甲的习惯,不然这会儿指定得手忙脚乱。

  “报!那支人马也发现我们了,正朝我们冲来!”

  因为队列停下,所有士卒都靠着山体让开了道路,终于有一个传令兵跑了上来,回禀着消息。

  “那支彪军打着‘刘’字将旗,确是荆州军无疑!”

  “‘刘’字将旗?”袁耀皱着眉头,重复了一句。

  “遭了!”

  忽然袁耀想到了某种可能,大惊失色道:“是刘磐!”

  “你快回去,让你们吕校尉依托地形,守住前军阵脚!”

  “要是刘磐冲上来,你们能拦则拦,拦不住也不要与其硬拼;能梯次抵抗最好!”

  袁耀话毕,那传令兵立刻窜身下去。

  狭路相逢勇者胜!

  刘磐骁勇善战,绝不是吕岱能拦住的。

  袁耀紧皱眉头,一股危机感瞬间笼罩了全身上下。

  “快去后军,传甘司马前来!”

  “再派人去阳辛屯,召黄中郎将来!快!”

  袁耀身后的两名亲卫,立刻承担了传令兵的角色,转身便走。

  “哎!”

  袁耀一拳锤在路边的巨石上,脸上尽是懊恼之色。

  从淮南南下开始,袁耀就看重吕岱的矜矜业业,使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担任了开路先锋。

  这么长时间,袁耀也习惯于将吕岱放在前军主将的位置。

  但吕岱并不以勇力出众,使其开路行军尚可,但要是打仗,并不适合当先锋大将。

  要是吕岱与普通敌将遭遇,袁耀倒不必这么担心。

  但袁耀几乎可以肯定,与自己遭遇的荆州军,一定是刘磐所部。

  也只能是刘磐。

  只有他,有理由出现在这豫章西北部山区。

  lwxs biqudus yueshuba hqshu

  biquge111 xiaoshuoshu lwxsw 5ixs

  shoufashu shumitxt qcxs dushu360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之仲氏太子,三国之仲氏太子最新章节,三国之仲氏太子 freexs.org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