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强钉子户 第515章 平虏伯

小说: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更新时间:2024-06-13 11:55:34 源网站:freexs.org
  “总算回来了!”

  温越率领着凯旋的大军北上,当他们踏入京师地界时,整个京畿地区都为之震动,沿途百姓夹道欢迎,场面热烈非凡。

  京师的官员们,包括内阁辅臣等高层人物,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迎接仪式,以表彰他们的英勇与贡献。

  皇帝颁下圣旨,对温越及其部队犒赏,并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包括金银、绢布等珍贵物品。

  除此之外,温越还被授予了“平虏伯”的爵位。

  在勋位方面,初授的骠骑将军,加授的龙虎将军,达到了正二品武官的高位。

  圣旨中提到,鉴于平虏伯征战劳累,应尽快返回关外进行休整。

  温越敏锐地察觉到其中蕴含的深意,崇祯帝似乎担心他继续在外征战立功,同时也忧虑辽东地区的稳定。

  因此,温越并未在京畿附近久留。

  而是在四月中旬,终于到达了山海关外,永平府地界。

  进入永平府,一眼就看出这永平府的变化之大。

  首先是有着平坦宽阔的道路,路面由沙石铺就,掺杂了石灰泥水以增强坚固性。

  道路设计宽敞,足以容纳数辆马车并行,中央略微隆起,两侧设有排水沟,路旁还种植了树木。

  每隔数里,就设有一座小亭供行人歇息。

  在永平府山海关,必经之路的迁安县。

  这里建有一片规模宏大的收容营地。

  每当有流民入境,这里便负责进行检疫检验。

  等流民他们恢复体力后,有序地将他们分配到关外各处。

  这种制度运行得井然有序,可以有效管理流动人口。

  每一位初次踏足此地的旅者,都会被眼前所见的景象深深震撼.

  一股前所未有的宏大气象扑面而来。

  在随军的队伍中,不乏来自河南等人的军民士绅。

  他们随军北上,想跟着青牙军前往他们口里的桃源之地。

  这些人中,有的坚韧不拔地跟随到底,有的则在途中离去。

  此刻,看到面对这片新天地,都难掩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关外之地,果真别具一格,这还没有踏入境内,果然是桃源之地,令人心旷神怡。”

  许多人注视着那条平坦宽敞,直通关外的官道。

  不禁赞叹连连:“这条道路,真是太好了!”

  相比之下,大明各地的官道因长期缺乏维护,尤其是北方地区,早已破败不堪。

  不仅遍布坑洞,而且经年累月的风沙沉积,使得道路尘土飞扬,雨天更是泥泞难行。

  反观这通往关外的官道,无论晴雨天气,始终保持着良好的通行条件。

  看到随行的士人与百姓们对此景致赞叹不已,身边的青牙军将士们不由得心生自豪。

  因为,这就是他们出征在外,日夜思念的家园,关外。

  顺着这条宽阔平整的官道前行,两旁是无边无际的麦田。

  随行的士人和百姓再次惊叹不已。

  尽管这里与大明其他地区一样面临干旱挑战,但这里的水利设施建设得十分完善,民众的组织动员能力也相当强大。

  许多人在心中暗自感慨,虽然这里的水资源不及南方充沛,然而凭借这些各种取水机器、修建的水利,确保粮食丰收应该不成问题。

  如今乱世,能够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已然是人们心中的理想乐土。

  因此,很多随行之人更加坚定了决心,打算在此地扎根落户,就算不行也要在永平府定居,把这里成为自己的新家。

  在军队即将抵达迁安城之际,道路在此分岔。

  一边通往山海关和关外,另一边往南则通往永平府等地。

  情报早已传来,永平府兵备马溪国等,以及迁安城守备祖季,以及数万百姓都都在路口附近等候迎接。

  此外,青牙军的留守的将领种才限、杨东国、雷病显、黄金玉、应尽乙也在此等待。

  温越心中也满是期待,催促着自己的坐骑前行。

  不久,他便看到了前方密密麻麻的人群,仿佛无边无际,聚集了无数人。

  当温越的旗帜出现在视野中时,人群沸腾起来,震天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平虏伯,大将军!”

  “平虏伯,大将军!”

  温越望着涌动的人群,挥舞的手臂,激动的人们,不禁眼眶湿润。

  这就是家乡,这都是他的治下军民百姓啊!

  他坐在马上,向人群挥手致意,这更加激发了人们的情绪,欢呼声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人群也随之涌动。

  在欢呼声中,温越来到了众人面前。

  不论是马溪国,还是祖季,以及其他官员将领,他们齐刷刷地跪拜在地:“拜见平虏伯。”

  温越环视众人,片刻后说道:“请起!”

  众人站起身来,兵备马溪国依旧面容方正,胡须垂胸,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他从地上站起来后,丝毫没有因为以下属的身份向温越行礼而感到尴尬或失落。

  马溪国赞叹道:“平虏伯斩杀叛贼,建立了非凡的功勋,下官为您祝贺,为平虏伯祝贺。”

  温越微笑道:“为大明贺!”

  这时,祖季激动地注视着温越,突然高高举起手臂,大喊道:“大将军,万胜!”

  “万胜!”

  首先,青牙军的将士们跟着高呼。

  随后他们的声音点燃了在场人群的激情,场面瞬间沸腾,数不清的人全部加入了高喊的行列,最终汇聚成了一个声音:“万胜!万胜!万胜!”

  这如排山倒海般一波接一波的呼声,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无比荣耀。

  随后,温越谢绝了祖季入迁安城休息的邀请,决定出关前往靖安祠,先安葬阵亡的将士,祭奠英灵。

  在征讨流寇的半年时间里,青牙军也有数百人伤亡,其中阵亡者一百多人。

  由于距离遥远,不可能将尸体运回家乡,所以都是带回骨灰和衣物安葬,并将灵牌请入祠堂内供奉。

  阵亡将士的遗物,如盔甲、兵器、马匹等,则归他们的家人所有,可作为家族遗产传承下去。

  温越的军队还效仿了戚家军的做法,对待阵亡的战马同样给予尊重。

  战马死后,不会被剥皮食用,而是取下耳朵与马蹄与其主人一同安葬。

  战马虽然不能言语,但它们与士兵一样享有相同的待遇。

  在温越的军队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做法。

  那就是战马与士兵一样,可以在祠堂中获得灵牌祭祀。

  在靖安祠特设一殿,供奉阵亡战马的灵位,让它们也能享受香火。

  青牙军的士兵们与战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就像亲人和兄弟一样。

  当战马牺牲时,士兵们同样悲伤不已。

  温越的这种做法,让士兵们感到内心温暖,增强了他们对军队的归属感。

  听到温越要先去祭奠阵亡的将士。

  众人都表示赞同。

  于是,大军转向青牙堡行进,许多百姓自发跟随,沿途不断有来自各个屯堡的百姓加入,形成了庞大的人流。

  当大军进入山海关后,各个路口和桥面上挤满了当地的军户,欢呼声此起彼伏:“大将军。”

  是的,温越是关外全体军民的骄傲。

  此时,他大胜回归,怎能不激动,不兴奋?

  面对着这些真诚激动的人群,温越的心中涌动着一股股温暖的情感。

  这里,山海关外,是他的家乡。

  即使在外征战再辛苦再劳累,只要回到这里,感受到这些军民百姓的崇拜和支持,他就觉得自己这一番征战就没有白费。

  随着大军的前进,跟随的人群越来越庞大,最终超过了二十多万。

  看着汹涌澎湃的人群,众人俱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在军民百姓的簇拥下,温越率领大军入关后,毫不停留,直接赶往了青牙堡。

  此时,负责青牙堡一干事务的,乃是跟着温越的第一个文人周点柯。

  得知温越的到来,他带领堡内的官员出城数里迎接。

  这位昔日落魄的文人,随着温越的崛起,也跟着水涨船高。

  不仅少了许多颓态,工作勤奋,受得到了温越的重用。

  看着眼前的温越,周点柯的心中充满了庆幸和自豪。

  他一直跟随之人,如今已成为名震天下的平虏伯,成为了高高在上的存在。

  他没有跟错人,当年被驱赶来青牙堡,这是幸运的,也是正确的。

  此时,其他幕府的各大要员也都赶到了青牙堡。

  另外还有靖安祠中阵亡将士的家属,以及最近阵亡将士的家属,他们都聚集在青牙堡外。

  温越没有浪费时间,他带领大军转向青牙山。

  在哀乐声中,将阵亡将士的骨灰盒安葬在这片向阳的山坡上。

  温越与军官们亲自铲土。

  安葬完毕后,接下来的修缮立碑等工作,交由靖安祠的官员处理。

  灵牌被请入祠堂后。

  盛大的祭拜仪式正式开始。

  在古代,国家大事在祀和戎。

  祭祀是与军事同等重要的国家大事。

  最初建立靖安祠时,温越只是找了一些和尚和道士来念经。

  后来随着庙祠逐渐建设完善,就改为采用国家的正统礼仪,以大乐献祭,并设置了神官,使得靖安祠享有省级和府级的规格待遇。

  祭祀的礼仪、音乐、规程等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伴随着乐舞的演奏,整个仪式显得庄严而隆重。

  在祭牲和祭器摆放好后,主持祭祀的神官宣布:“祭祀开始,乐起!”

  另一名陪祀神官接着宣布:“舞!”

  金、石、土、革、丝等八种乐器依次奏响。

  庄重的乐声中,乐手手持龠、笙、箎等乐器,乐舞相融,缓缓起舞。

  与此同时,在祠堂外的大广场上。

  包括温越在内的所有将士,行刀礼枪礼,共同颂唱。

  在金声玉振、雅乐悠扬的氛围中,舞者的表演场面宏大,加上数十万人的齐声颂唱,营造出一片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在这颂歌声中,不仅场中的将士们,就连围观的百姓们也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许多人感慨道:“有这样的祭祀,即便是战死沙场也值得了。”

  舞蹈结束,音乐停止。

  温越与众多将领官员进入殿内,在神位前上香。

  所有阵亡将士的家属在一旁答礼。

  这些家属们的神情既有哀伤,也有自豪。

  家中男丁战死自然是令人悲痛的,但能够将灵牌安放在靖安祠中受众人敬仰,又让他们感到和自豪。

  因为这意味着家中男人的牺牲,没有白费,有许多人能够记得住他。

  温越走到刘勇的灵牌前,看着灵牌后的画像。

  回忆起,刚来这里的时候,与刘勇等共同抵御建虏的时候。

  那时候的青牙堡还只是一个火路墩,那时候身边才十几个人,却要抵御数百建虏。

  那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时候啊。

  温越的心中既充满了感慨,又是悲痛。

  他上了香,深深地拜了拜。

  刘勇的遗孀陶娘子,带着儿子刘呈在一旁答礼。

  温越看向陶娘子,缓声道:“我与刘兄弟情同手足,刘夫人,如果您遇到任何困难,请务必告诉我。”

  陶娘子眼中含泪,低声回答:“多谢大将军的关心,妾身并没有什么困难,只希望能够安静地带大呈儿。”

  温越叹了口气,说道:“好。”

  他又看向陶娘子的儿子刘呈,这孩子长得虎头虎脑,与刘勇极为相似。

  温越说道:“你长得真像你的父亲。”

  这孩子并不怯生,他看着温越,突然疑惑道:“大将军,您怎么哭了?不要哭,我和娘亲说了,等我长大了,也要跟随大将军去杀贼虏,为父亲报仇。”

  温越抚摸着刘呈的头,声音不自觉有些哽咽:“好。”

  终于,泪水是止不住了。

  周围的将领们,都纷纷劝慰温越。

  温越又给显武将军罗谦合的灵牌上了香。

  罗谦合的遗孀看起来已经释怀,她除了抚养几个孩子之外,还帮着官府最参与赈济流民、抚恤孤寡老人的事情,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看到她这样,温越点头,放心了不少。

  在上香仪式结束后,温越在所有军民面前,亲自将阵亡将士的遗物和甲胄,送给他们的家属遗孀,抚恤金和米粮等也一一发放下去。

  另外,每户家庭还将免除三年的田地税。

  今后,这些阵亡将士的家属,都会将成为耕田队和互帮社的首要帮助目标。

  每到节日,军队也会派人下来,进行慰问。

  整个祭拜仪式充满了忧伤和悲壮的气氛。

  只有马溪国内心叹息,他身为永平府守备,是靠近关外的第一内地。

  如今,他看到关外地区的军心和民心更加凝聚,又有渗入永平府内。

  人们只知道平虏伯,不知道朝廷。

  唉,这可如何是好啊?

  dengbi dmxsw qqxsw yifan

  shuyue epzw qqwxw xsguan

  xs007 zhuike readw 23z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最强钉子户,明末最强钉子户最新章节,明末最强钉子户 freexs.org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