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风筝 第七百五十四章,优先解决

小说:远去的风筝 作者:步枪子弹 更新时间:2024-06-25 07:24:49 源网站:freexs.org
  app2;

  “没有。”韩勇摆摆手说,“我是直接从昆明飞过来的,没经过孟拱。”

  “这样啊。”韩刚点点头,又道,“那你什么时候回孟拱?要跟我一起回吗?”

  “哥,我可能暂时回不去。”韩勇有些为难的道,“小鬼子已经打到新加坡了,接下来马上就要打缅甸,我这真走不开。”

  “我能理解,你现在的身份毕竟不同了。”韩刚点点头,有些感慨的道,“你现在可是缅甸战区的总司令,肩上不仅担着五十万将士的生死,更担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安危,爸妈那边你不用担心,我会跟他们说的。”

  韩勇道:“哥,你可能大概暂时也不能回孟拱。”

  “为啥?”韩刚闻言一愣,“我为啥也不能回去?”

  韩勇道:“哥,你告诉我,最近这几年你在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韩刚道,“在新加坡一家英国人的证券交易所当经理人,不过这几年行市不怎么好,没挣着什么钱。”

  韩勇道:“跟你的那些同学还有联系吗?”

  “同学?”韩刚愕然道,“你说大学同学?”

  “对,大学同学。”韩勇道,“还有联系吗?”

  韩刚有些茫然的摇摇头,说:“大学毕业之后就不怎么联系了。”

  “哥,你这样子可不行。”韩勇蹙眉说道,“鬼子马上就要进攻缅甸了,虽说国民政府派我带了五十万大军过来增援,但是单靠我们是远远不够的,缅甸的全体华人华侨甚至全体缅人都需要组织起来进行自救!”

  韩刚道:“缅人不用我们操心,他们有好多政党,什么贫民党,我缅人协会,哦还有缅甸出路协会,正跟英国政府在闹呢,至于说华人华侨,有南侨总会?我算哪颗葱,哪有资格组织缅甸华侨的自救。”

  韩刚说这些话时,还有些自嘲。

  韩勇听了却不由得微微的蹙眉。

  南洋甚至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勤劳是真勤劳,吃苦是真能吃苦,所以到海外之后总能很快站稳脚跟,并且迅速富裕起来。

  几代人下来,华人就成为了当地的富裕群体。

  但是华人也有个致命的弱点,对政治不热衷!

  可能是因为儒家文化对士农工商四个阶级的划分太明确的缘故,几千年下来,就在农工商群体里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能不跟官府打交道就尽量不跟官府打交道,因为跟官府打交道一准没什么好事。

  这样的基因,已经融入了华人的血脉。

  所以到了海外之后,也仍旧秉承这样的传统。

  结果就在海外吃了大亏,吃了不参与政治的大亏!

  比如说在整个东南亚,华人华侨明明是最富裕的群体,却反而是最弱势的群体,很容易遭受当地土著族群的侵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原因非常简单,华人在东南亚没有政治地位!

  这种情况直到新加坡独立,才稍稍有了改观。

  但是一个小小的新加坡也庇护不了整个东南亚的华人。

  作为一个华夏南方军事政事的领导人,韩勇当然不想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

  别的地方的华侨他管不着,但是缅甸的华侨,从现在起必须得积极的参与政治,必须想方设法取得政治地位!

  但韩勇分身乏术,他根本没有精力去做这些。

  所以,韩勇就把主意打到了他这位胡林编排的亲哥韩刚身上。

  而且从身份来说,韩刚其实也是十分合适的。

  韩刚也是缅甸华侨子弟,而且还是仰光大学的高材生,有一大群大学、中学以及小学同学,不少同学已经进入政府,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或者说得更加直白一些,韩勇其实已经暗中打定主意,扶植韩刚上位!

  如果将来缅甸赢得独立,韩刚就算当不了缅甸的首任总统,也必须得是总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华侨在缅甸的地位!

  只是,韩刚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觉悟,至少现在还没有。

  韩勇又不能够跟他明说,只能很委婉的说道:“哥,新加坡已经遭日军封锁,陈嘉庚先生现在只怕是已经自顾不暇,所以缅甸华侨的组织事宜,你恐怕还是要承担起来,我也是实在找不着别人了,只能找你,谁让你是我的亲哥,好吗?”

  韩勇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韩刚自然是没有办法再拒绝。

  “好吧。”韩刚有些无奈的说,“那我就去找一些同学,尽管成立一个直属于南侨总会的仰光分会,把逃难进入缅甸的华人都安顿下来。”顿了顿,又道,“做不到尽善尽美,至少也不能饿死人,毕竟都是一家人。”

  “这才对嘛。”韩勇欣然说道。

  说到这一顿,韩勇又对安镇远说道:“小安子,你派一个特勤队的小组跟着我哥,另外再给他调一辆吉普车专用。”

  “是!”安镇远立刻转身前去安排。

  韩刚连忙道:“老二,不用这么麻烦……”

  “这是工作。”韩勇不容置疑的说道,“哥你就别推辞了。”

  韩刚便不敢再多说话,这是到这时候他才想起,他这个兄弟已经是统帅五十万大军的总司令,说一不二的大人物!

  安镇远很快就把一辆吉普车开了过来。

  英缅军司令部有不少的吉普车,卡车,现在全归了国军。

  片刻之后,韩刚就乘坐着吉普车离开,车上除韩刚之外,还有安镇远从特战大队挑选的三名特战队员。

  目送吉普车缓缓远去,韩勇脑子里边的思路也变得清晰。

  让韩刚挑头成立南侨总会的仰光分会,仅仅只是第一步,其目的只是为了让韩刚熟悉一下政治的氛围,同时也在政治圈里亮个相。

  再接下来,就要把韩刚引荐给史迪威。

  他哥韩刚,能力其实还是有的,可以试着让他负责缅北工业区的管理。

  有了缅北工业区作为政治资源,将来缅甸一旦独立,韩刚怎么也能够在政府之中拥有一席之地!完美!

  正思索间,身后忽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回头看时,却是史迪威急匆匆走过来。

  “韩!”还隔着老远,史迪威就连声说,“你刚才的这个提议非常好,总统阁下已经同意了,而且还特意表扬了你!说你替美国解决了燃眉之急!”

  韩勇的提议的确解了美国的燃眉之急。

  因为就在史迪威给华盛顿发电报之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正召集国务卿赫尔等军政要员在举行紧急会议。

  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加大对盟军的援助力度。

  因为就在日军席卷东南亚的同一时间,德军也同时加强了对苏联以及非洲的攻势,一时间苏联局势岌岌可危,盟军在非洲战场也节节败退。

  尽管美国已参战,但是盟军在世界各个战场上,已经是风声鹤戾,处于崩溃边缘。

  虽然美国国内的工业机器已全力开动,正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武器装备,但是面对吃紧的各个战场,面对苏联、英国以及中国的连续的求援,仍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因为各个战场的军需物资的需求实在太大,消耗实在太快!

  “总统先生,苏联战场至少需要八千辆大炮!”

  “总统先生,英国需要我们提供至少五千架飞机!”

  “总统先生,华夏需要我们提供至少两千门大炮!”

  “总统先生,非洲战场至少需要投入五十万陆军!”

  会议桌两侧的顾问将一个又一个的数字报上来,罗斯福只觉头大无比。

  就在这时候,又一个秘书拿着一纸电报走进来,罗斯福本能的摆摆手,意思是不想再看这些糟糕的消息,但是漂亮的女秘书却执意递过来。

  罗斯福只能勉为其难的接过电报,不过读完之后却是陡然间神情一振。

  “这是个不错的办法。”罗斯福将电报递给身边的国务卿赫尔,说道,“国内原本就有淘汰下来的产能,对于美国政府来说,这些已经是过时的落后产能,但是对于别的国家以及区域来说却仍旧是堪用的。”

  “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一部分淘汰下来的产能转移到别的区域去。”

  “这样一来,美国所承担的生产、运输压力就能够极大的减轻。”

  “而且将工业基地建在各个区域,利用效率也能够极大的提升。”

  “立刻给史迪威回电,就算我们同意他的请求,并且会尽快搬迁大型钢铁厂、发电厂以及炼化厂各一座前往缅北,哦,对了,还有兵工厂,先搬迁一家中型兵工厂过去,至少先把步枪以及机枪的生产线建两条。”

  “一年之内,争取能够生产飞机、坦克及大炮。”

  “至于军舰还是算了,造船厂的要求太苛刻了。”

  “其余产业让他们先统计,只要是缅北有条件建的就一律满足!”

  旁边的赫尔以及几个部长便赶紧拿出笔记本做记录,这都是他们的份内之事,回去就要着手安排人去做。

  ……

  司令部作战室里。

  史迪威激动的说:“总统阁下说了,先援建一座大型钢铁厂、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以及一座大型石油炼化厂。”

  “哦,对了,还有一家中型兵工厂。”

  “其他产业让我们自己先行统计好。”

  “韩,我们统计一下需要哪些产业?”

  韩勇不假思索的说:“食品加工厂,肯定要一个。”

  “对,食品加工厂。”史迪威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食品加工厂。

  韩勇想了想,又道:“被服厂也需要,但是生产补服需要布匹,所以纺织厂也要,纺织厂需要机器设备,最好能够再援建一家机床生产企业!”

  “这没问题。”史迪威边记录边说道,“据我所知,美国国内有好多生存不下去的机床生产企业,随便找一家搬迁过来就可以了。”

  韩勇又说道:“制药厂也是不能少的。”

  “对,还有制药厂。”史迪威继续记录。

  韩勇又说道:“拖拉机厂也要搬迁一家过来,这样稍微改进下生产线,就立刻可以转去生产坦克,将来甚至都不需要特地搬迁坦克厂了。”

  “对,拖拉机厂。”史迪威点点头说道,“生产的拖拉机还能用于农业耕作,可以提高缅北农业的生产效率。”

  “还能生产卡车。”韩勇道,“从此以后,整个亚洲战场所需卡车都不用大老远从美国本土运过来,可以直接由缅北提供。”

  韩勇又接着说道:“再就是飞机制造厂。”

  “这个难度太高。”史迪威道,“先不急。”

  “不,飞机制造厂必须优先建!”韩勇却断然摇头说,“如果没有空军的支援,缅北就很难守得住,所以飞机厂必须优先建!”

  “你说好像也对。”史迪威立刻改了主意,点点头说,“我会向总统阁下争取。”

  “最后就是兵工厂的生产线了。”韩勇道,“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一样是赶,既然已经决定搬迁步枪、机枪还有子弹的生产线过来,为什么不索性连火炮生产线也搬来?一次搬迁不是更省事么?而且效率也更加高!”

  史迪威蹙眉说道:“韩,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工业建设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没办法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这我懂!”韩勇点点头说道,“正常情况下,工业建设当然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来,但现在不是情况特殊么?时不我待啊!缅北的工业基地越早建成,能提供的军需物资越多,我们赢得整个缅甸战役的机会就越大!”

  停顿了一下,韩勇又接着说道:“东南亚战场乃至整个亚洲战场就能越早发起反攻,如果亚洲战场能够早日胜利,缅北的工业基地甚至还可以反过来支援别的战场!比如反过来向非洲及欧洲战场输送物资。”

  ……

  接到史迪威的电报时,白宫的会议还没开完。

  看完了史迪威的电报,罗斯福深以为然的道:“史迪威说的没错,缅北的工业基地越早建成,能提供的军需物资越多,对整个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就越有利,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盟军就能越早展开战略反攻!”

  “眼下欧洲战场以及非洲战场都在节节败退,短时间内很难改观。”

  “也就是说,亚洲战场很可能最先实现反攻,所以,务必援建缅北工业基地的事务必须优先解决!”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app2;

  chaptererror;

  dengbi dmxsw qqxsw yifan

  shuyue epzw qqwxw xsguan

  xs007 zhuike readw 23z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远去的风筝,远去的风筝最新章节,远去的风筝 freexs.org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